不是每片玻璃都會閃閃發亮。小心皮膚裡的隱形殺手
撰文:李品翰 醫師
有不少患者對於『異物取出』這個系列非常有興趣,今天就來分享一個有趣的個案,W小姐大約兩到三周前因打破玻璃杯,食指有輕微割傷,當下自行簡單包紮處理後,傷口也逐漸癒合,不過指尖一直覺得怪怪的,稍微施加力道後,會有疼痛感,W小姐因為擔心傷口感染來找我求助。
看診當下,理學檢查並沒有明顯的紅腫熱,於是我安排了超音波掃描進行評估,發現影像中有個大約0.16公分的亮點,通常這背後暗示有金屬或是玻璃等異物,經跟患者討論後,我們進行微創切開探查,果然在皮膚下約0.2公分處找到一小塊碎玻璃。
李醫師提醒,人眼會有錯覺,肉眼常常會有視覺上的盲區,這時候透過先進儀器的輔助,可以更精確的提供更優質的醫療品質。
以上分享,希望有幫助到大家,如果有類似困擾的朋友,歡迎來找李醫師聊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