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品翰 醫師
「醫生,我的手還有救嗎?」
這天,一位患者帶著焦急的心情來到診間。他的兩根手指因為意外,造成了嚴重的「截斷式外傷」。
從上述照片可以看到,手指末端經過初步縫合,但傷口狀況並不理想,部分組織已經開始發黑、壞死,傷口周圍也有些微感染跡象。這種情況下,最擔心的就是感染失控,可能需要再次手術甚至截掉更多指節。
我們的首要任務是:保住手指,並讓傷口「活」回來。
- 清創
(Debridement):
首先,必須清除掉已經壞死、無法存活的組織(照片中黑色的部分)以及受感染的區域。這能為新的健康組織提供生長的空間。 - 選擇合適的敷料
(Advanced Dressing): |
傷口需要一個濕潤、無菌且能吸收滲液的環境。依據傷口不同階段,我們會使用如含銀敷料(抗菌)、藻膠(吸滲液)或功能性敷料,來促進肉芽組織(紅色新肉)生長,並清除白色的偽膜(傷口上的壞死組織)。 - 密集的換藥與觀察:初期可能需要每天甚至更頻繁地回診換藥,由醫師親自評估傷口進展,並即時調整治療方案。
❓ 嚴重的截斷式外傷,該如何照顧?
面對這種複雜的傷口,單純的「擦藥、紗布包紮」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更積極的傷口照護策略:
🏠 回家換藥的注意事項
當傷口穩定,患者可以回家自行換藥時,有幾件「絕對重要」的事項必須遵守:
- 徹底清潔:換藥前,一定要用肥皂「徹底洗手」。接著使用「無菌棉棒」和「生理食鹽水」溫和地清潔傷口,去除舊藥膏和分泌物。不可使用自來水或礦泉水沖洗。
- 觀察異狀:換藥時要仔細看傷口。如果出現 「紅、腫、熱、痛」 加劇,或 分泌物突然變多、變臭、變色(如黃綠色),這可能是感染的徵兆,必須立刻回診。
- 保持乾燥與保護:換藥後,需用紗布或敷料完整包紮。在日常生活中,絕對要避免傷口碰到水(洗澡時請用防水套),並小心不要讓受傷的手指再次受到碰撞。
- 按時回診:即使傷口看起來「好像還好」,也要依照醫師囑咐的時間回診。有時傷口表面的癒合,不代表深層沒有問題。
✨ 結語:耐心,是最好的良藥
經過數週的密集照護與患者的耐心配合,我們很高興地看到最後的成果如下圖!
壞死的組織被清除,健康的皮膚重新覆蓋,手指成功地保留下來。雖然外觀上變短了,但功能得以保全,更重要的是,避免了更嚴重的感染和二次手術。
李醫師提醒,這是一個醫病共同努力的成果。遇到嚴重外傷時,請務必尋求專業醫療協助,正確的傷口照護,是癒合的關鍵第一步!
看完以上整理,您有類似問題或是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嗎?歡迎來找李醫師聊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