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0日 星期三

外傷。旅遊醫學。水母螫傷

撰文:李品翰 醫師

暑假的尾聲,大家有沒有去海邊玩水呢?
台灣的沿海水域,其實危機四伏喔~
今天我們來談談水母螫傷~
水母(jellyfish)是海洋中的大型浮游生物,全世界大約有250種。
牠們的壽命大多只有幾個星期,但也有能活到1年的種類,有些深海的水母可活得更長些。
水母是一種低等動物,直徑10~100釐米,可生活在所有水域中,不過大多數棲息在溫暖的淺水海域。
 
台灣沿海的水母種類繁多,
有舞鞭水母(Mastigias sp.)、藍水母(Agalmopsis sp.)、及俗稱葡萄牙戰艦(Portuguese man-of-war)的僧帽水母、俗稱海黃蜂(Sea wasp) 的箱形水母(Carybdea sp.)、俗稱海蕁麻(Sea blubber)的髮水母(Cyania sp.)、以及俗 稱紫水母(Mauve blubber)的遠洋水母(Pelagia sp.)。
毒性高常引起螫傷的種類約有十多種,其中以澳洲產的鐘形水母最毒,死亡者通常在被刺後15分鐘內致死,澳洲至今已有60多人因此而死亡。
 
近年來已有抗毒血清發明生產,降低中毒死亡率。水母的毒素一般是具有神經、心臟與溶血毒性的蛋白質和胜肽類,在室溫下很不安定,毒素量少,組成又太複雜,因此毒素的分離與鑑定較為困難。

一般最常見的症狀有:

1. 螫傷部位會刺痛、產生劇痛感發癢

2. 接著出現一條條紅線狀的蕁麻疹,表皮也會有破皮的現象

3. 症狀會在24小時內逐漸加劇,形成水泡,甚至化膿

4. 此外,還可能發燒,虛弱,眩暈,噁心,肌肉痙攣,關節疼痛…等等

5. 若更嚴重,會出現呼吸困難,心跳速度改變,血壓降低,肺部水腫,昏迷,甚至死亡


一般常見處理原則:

1. 維持生命跡象

2. 檢查傷口,並用海水浸泡

3. 不要搓揉受傷部位,因為這可能使刺絲胞更深入皮膚中,或刺激殘存觸手上未發射之刺絲胞發射

4. 用刀柄或湯匙柄把殘留的觸手平行刮掉,同時可以灑些沙子,較易刮除

5. 立刻求助專業旅遊醫學/急診專科醫師進行後續醫療

 


如果有類似問題,又剛好在高雄的朋友,歡迎來找李醫師聊聊 喔~

參考資料:

台北榮總毒物科諮詢網站

林杰樑/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潛水戲浪 慎防水母毒螫http://www.youth.com.tw/una/Nursing/N94.08.23-b.htm。

2025年7月23日 星期三

外傷。旅遊醫學。海洋弧菌

撰文:李品翰 醫師

夏天到了,又到了玩水的季節,
熱愛戲水的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在戲水中受傷的經驗,
小心【小傷口會造成致命性的風險喔】!
大家有聽過壞死性筋膜炎嗎?!
壞死性筋膜炎的發生率為每十萬人口介於0.4至1.9人,好發於癌症、糖尿病、洗腎、肝硬化、或有免疫疾病的民眾。
 
最常導致感染的細菌分別為:

  • 海水中的海洋弧菌(Vibrio vulnificus,亦稱創傷弧菌)、
  • 淡水中的親水單孢菌(Aeromonas hydrophilia)、
  • 以及具傳染性的A型鏈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類屬group A鏈球菌)。

 
今天就來談談惡名昭彰的海洋弧菌(Vibrio vulnificus)
 
常見的感染途徑有兩種:
1.     吃到含海洋弧菌的食物,例如:生蠔、蝦、蟹、蚌類等海類及生魚片。
2.     皮膚直接感染,例如:潛水時礁石割傷;泡在海中或觸摸海產時,海洋弧菌從傷口處入侵而感染。
 
常見的症狀有:
1.     經由皮膚傷口感染者,潛伏期約為12小時,感染處會出現水泡和皮膚紅腫、潰爛。
2.     經由腸胃系統感染者,潛伏期大約是12小時~4天,就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典型症狀。
 
常見的治療方式有:
抗生素是治療的第一選擇,不過若是海洋弧菌引發了壞死性筋膜炎敗血病(Sepsis),通常需要透過清除壞死組織來避免病菌蔓延至其他部位。此外,根據感染的嚴重程度,患者可能需要進行數次清創手術,甚至截肢才能完全免除海洋弧菌的威脅。
 
由於感染海洋弧菌(Vibrio vulnificus)的致死率高達60%以上,比起接受治療,避免遭受感染才能更加有效避免生命受到威脅,以下提供5種可以避免感染海洋弧菌感染的方法:

  1. 有傷口不要下水:

海水中的細菌多不可數;讓傷口泡在海水中,就算沒有遭受海洋弧菌感染,也可能被其他細菌入侵,使得傷口感染,拖延復原速度,甚至引發其他併發症。如果是因為工作的關係不得不接觸海水,請使用防水貼布保護好傷口,降低感染機會。
2. 避免食用生食:如果您本身是病菌入侵的高危險群,那麼會建議選擇熟食代替生食,因為海洋弧菌在無法在高溫烹煮下生存;若一定要吃生食,請慎選餐廳,因為擁有食材新鮮的店家,可以降低您感染病菌或是寄生蟲的機率。
3. 維持良好的健康狀況: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有助於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如果有慢性病的病友(例如:糖尿病、高血壓…等)請定期回診,按醫囑服藥,達到良好控制的目標,可以降低併發症的產生。
4. 戴手套處理海鮮:許多人在料理海鮮時,一不小心就會被蝦子刺傷或是魚鱗割傷,使得細菌有機會從傷口入侵,如果事先戴上手套,便能避免產生這些細小的傷口。
5. 妥善處理傷口:如果您被海中生物刺傷或是傷口有接觸過海水,請仔細的清理傷口並包紮,並留意傷口是否有感染擴散或是感到發燒、想吐等症狀,並於旅程結束,盡速尋求專業的傷口照護醫療院所,由專業醫師進一步的傷口評估,視情況安排進一步的醫療處置。

 


以上文章整理分享,如果對於傷口照護有不清楚的地方,歡迎來找李醫師聊聊
 
參考資料:

  1. Tintinalli's emergency medicine 9th
  2.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3. Uptodate: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vibrio-vulnificus-infections

2025年7月3日 星期四

三高慢性病。高三酸甘油脂(High TG)。防彈咖啡

 

撰文:李品翰 醫師

坊間有不少特殊甚至極端飲食的方式,往往有其各自宣稱的益處。不過李醫師的老病人應該都知道,我對於各種特殊或極端飲食基本上是持平意見理性分析為主,想嘗試或是正在進行特殊或是極端飲食的朋友,我建議一定要尋求專業的醫師評估會比較安全。

今天要分享的一個個案,OO小姐因全身不舒服,食慾不振,噁心反胃,經由朋友的介紹來看診。經抽血評估過後,發現三酸甘油脂(TG)高達四千多!這非常危險,經詳細問診,了解其過去的飲食生活習慣後,該個案因為想減重,所以大約嘗試了半年多的類生酮飲食加上防彈咖啡

經由李醫師解釋以後,由於三酸甘油脂過高,會造成胰臟炎(Pancreatitis的風險更甚者可能導致糖尿病以及後續相關併發症,所以我們馬上擬定策略,雙管齊下,首先我們先請患者調整相關飲食方式,並輔以適當的藥物治療,經過約8個月的時間,目前終於將三酸甘油脂(TG)控制到約200上下,改善了大約20



李醫師提醒良好的飲食以及生活習慣,是健康的不二法門,如果對於飲食或是生活方式有不清楚的地方,歡迎來找李醫師聊聊


【醫學小學堂】:

高三酸甘油脂的原因可以分為飲食、代謝、疾病和藥物等幾大類整理如下:

飲食因素

  • 吃太多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精緻澱粉和糖) 體內多餘葡萄糖會轉換成三酸甘油脂儲存
  • 飲酒過量⟶ 酒精會刺激肝臟製造三酸甘油脂
  • 高脂飲食(尤其是油炸、飽和脂肪、反式脂肪)⟶ 本個案的防彈咖啡即屬此類
肥胖(特別是腹部肥胖)&代謝症候群

  • 胰島素阻抗/第二型糖尿病⟶ 胰島素無法有效抑制肝臟合成脂肪
  • 久坐缺乏運動
疾病相關

  • 腎病(如腎病症候群)
  • 甲狀腺功能低下
  • 肝臟疾病
  • 遺傳性高三酸甘油脂血症(家族史)
藥物影響

  • 類固醇
  • 雌激素/避孕藥
  • 抗精神病藥物(如Olanzapine
  • 某些抗高血壓藥(例如β-blocker
高三酸甘油脂的風險:

  • 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尤其搭配低HDL或高LDL
  • 當非常高(> 500~1000 mg/dL)時,有急性胰臟炎風險
初步改善建議

  • 控糖(減少含糖飲料、甜食、白飯、白麵)
  • 控制總熱量,嘗試減重(5~10%體重就有改善)
  • 增加運動量(如快走、有氧)
  • 減酒
  • 如超標嚴重,醫師可能考慮開立魚油(EPA/DHA)、fibrate 類、niacin等藥物
什麼是防彈咖啡

防彈咖啡(Bulletproof Coffee的基本成分有三樣:

  • 黑咖啡Black coffee):通常使用濃縮的黑咖啡或是滴濾式咖啡。
  • 無鹽草飼奶油Unsalted grass-fed butter):例如 Kerrygold 是常見品牌,主要提供飽和脂肪與脂溶性維生素。
  • 中鏈三酸甘油酯油(MCT Oil:是一種從椰子油或棕櫚油中提煉出的中鏈脂肪酸,有助於快速產生能量與酮體。
作法簡述:

將以上三種材料放進果汁機中高速攪拌約20–30,直到表面呈現乳化、濃滑的狀態,有點像拿鐵。

主要訴求:

  • 作為早餐替代品,提升飽足感與專注力。
  • 鼓勵進入酮症(Ketosis)狀態,常見於低醣或生酮飲食者。
  • 幫助穩定血糖。 



2025年5月29日 星期四

外傷。異物取出。碎玻璃

 

不是每片玻璃都會閃閃發亮。小心皮膚裡的隱形殺手

撰文:李品翰 醫師

有不少患者對於『異物取出』這個系列非常有興趣,今天就來分享一個有趣的個案,W小姐大約兩到三周前因打破玻璃杯,食指有輕微割傷,當下自行簡單包紮處理後,傷口也逐漸癒合,不過指尖一直覺得怪怪的,稍微施加力道後,會有疼痛感,W小姐因為擔心傷口感染來找我求助。

看診當下,理學檢查並沒有明顯的紅腫熱,於是我安排了超音波掃描進行評估,發現影像中有個大約0.16公分的亮點,通常這背後暗示有金屬或是玻璃等異物,經跟患者討論後,我們進行微創切開探查,果然在皮膚下約0.2公分處找到一小塊碎玻璃。




李醫師提醒,人眼會有錯覺,肉眼常常會有視覺上的盲區,這時候透過先進儀器的輔助,可以更精確的提供更優質的醫療品質

以上分享,希望有幫助到大家,如果有類似困擾的朋友,歡迎來找李醫師聊聊

2025年5月18日 星期日

三高慢性病。糖尿病控制。停滯期

 

撰文:李品翰 醫師

大家知道嗎?糖化血色素(HbA1c)跟減肥一樣,也可能遇到所謂的停滯期喔!這種情況其實在臨床上並不少見。

這次要分享的一個我照顧過的個案,就是從一開始控制不佳,到控制普通但是遇到瓶頸,最後在經過約半年的努力,終於達到HbA1c小於6的高標控制水平。





我在這邊幫大家整理了糖化血色素(HbA1c)停滯期的常見可能原因:

生活方式改變的適應期: 初期透過飲食和運動控制,HbA1c可能快速下降,但隨著身體適應這些改變,效果會逐漸趨於穩定。

藥物耐受性: 長期使用同種藥物可能使其效果減弱,需要調整劑量或更換藥物。

血糖波動: 雖然HbA1c是長期血糖的指標,但頻繁的低血糖或高血糖波動也會影響最終的數值。

隱性併發症: 如內分泌失調、甲狀腺功能異常或慢性腎病,這些情況可能影響血糖控制。

患者依從性: 長期治療可能導致患者遵從度下降,飲食控制不嚴或運動量不足。

 

如果遇到停滯期也別慌,我在這邊幫大家整理了突破停滯期的好方法:

重新評估治療計劃: 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調整藥物種類或劑量。

優化生活習慣: 加強飲食控制,增加運動強度或頻率。

監測血糖波動: 考慮使用持續血糖監測儀(CGM)了解波動模式。

檢查潛在併發症: 確保沒有其他影響血糖的健康問題。

 

以上整理,希望有幫助到大家,如果有類似困擾的朋友,歡迎來找李醫師聊聊


2025年5月16日 星期五

三高慢性病。糖尿病。糖化血色素(HbA1c)最新指引

 

撰文:李品翰 醫師


不少糖尿病的患者,回診時會問我,到底糖化血色素要控制到多少才算合格?怎麼好像問不同人都有不同的說法?事實上,還真的是這樣,因應不同身體情況,每個人的控制目標的確略有差異,剛好,近期美國糖尿病學會(ADA)/全球糖尿病相關醫學會議水準最高的醫學會議,公布了2025年的最新指引建議,我就幫大家整理如下:


ADA 2025 糖尿病糖化血色素 (HbA1c) 控制目標整理:

HbA1c 控制目標依健康狀況區分:

<6.5%:健康狀況良好、功能正常、大多數成年人。

<7.0%:健康的高齡者。

<7.5%:伴有複雜或中度健康問題的高齡者。

<8.0%:健康狀況非常複雜、不良的高齡者,或任何預期壽命有限的成人。

無固定目標 (No A1C goal):病情或健康狀況極差者。




 


建議可以更積極控制的族群:

短期糖尿病病史

低血糖風險低

治療風險和負擔低

具有心血管、腎臟、體重或其他益處的藥物治療

無心血管併發症

少量或輕微合併症

 


建議可以稍寬鬆控制的族群:

長期糖尿病病史

低血糖風險高

治療風險和負擔高

沒有非血糖控制益處的藥物治療

有已知心血管併發症

嚴重、致命性的合併症

 

以上整理希望有幫助到大家,如果還是有不清楚的地方,歡迎來找李醫師聊聊~


Reference

Diabetes care volume 48, Siupplement 1, January 2025

2025年4月3日 星期四

皮膚。蚊蟲咬傷

 撰文:李品翰 醫師

近期適逢清明連假,李醫師在這邊提醒大家,不論是去郊外掃墓或是從事戶外活動時,一定要特別注意相關衣物防護,春夏交際野外蚊蟲繁殖出沒的活躍期,李醫師在這邊幫大家整理了七種台灣常見蚊蟲咬傷的皮膚表徵給大家參考,希望可以幫助民眾的鑑別,不同種類的蚊蟲咬傷,處置方式略有不同,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歡迎來找 李醫師聊聊




外傷。旅遊醫學。水母螫傷

撰文: 李品翰   醫師 暑假的尾聲,大家有沒有去海邊玩水呢? 台灣的沿海水域,其實危機四伏喔~ 今天我們來談談水母螫傷~ 水母(jellyfish) 是海洋中的大型浮游生物,全世界大約有250種。 牠們的壽命大多只有幾個星期,但也有能活到1年的種類,有些深海的水母可活得更長些。...